近年來,興義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河湖長制決策部署,不斷完善河湖管理治理責任鏈、機制鏈,全面建立市、鄉、村三級河長體系,持續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目前,全市97條河流和16座水庫水質明顯提升,實現了水清岸綠。
在灣塘河上游幸福路人工湖水域,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義分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水質進行例行取樣檢測,檢測人員對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表1中24項指標逐一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水質良好。
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局興義分局監測站工作人員周嵐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在全市范圍內各支干河流設置了34個監測點位,監測頻次為每月1次,興義市內主要河流斷面水質情況有明顯改善?!?/p>
自2017年底全面建立河湖長制以來,興義市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持續加大河湖巡查力度。萬峰湖作為水環境綜合整治的重點項目,經過三年的整治,目前水質逐漸恢復良好,常態化巡護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指揮部按照要求,每個星期巡湖1-2次,主要巡查是否存在私建網箱、釣魚棚、碼頭等,并告知垂釣愛好者將垃圾放至指定的地方,一旦發現違規情況,通知鄉鎮相關部門及時處置?!迸d義市萬峰湖水域環境鞏固提升指揮部工作人員王成國介紹說。
據悉,萬峰湖地處貴州、云南、廣西三省區結合部,水域面積176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02.6億立方米,是珠三角上游重要的水源供給地。曾經的萬峰湖,由于過度養殖,網箱、水上餐廳、釣魚棚等數量急劇增多,投湖飼料、生產生活污水、垃圾直排湖中,水體水質一度惡化。
2017年,貴州省河湖長制工作啟動后,興義市在萬峰湖相繼展開了“清岸、清源、清違、清網”專項行動。截至2018年4月,共拆除湖內養殖網箱467萬平方米,水上違法浮動設施基本清除,影響萬峰湖水體水質的最關鍵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逐步實現了水清岸綠。
家住萬峰湖邊的曹開國曾經是萬峰湖上的網箱養魚大戶,近年來,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他由污染嚴重的網箱養魚轉向“人放天養”的庫灣養魚,加之發展沿湖精品水果種植,昔日的漁民通過發展綠色產業走上致富路。
談及近年來的改變,曹開國高興地說:“收入這方面還可以,庫灣養魚有一兩萬的收入,土地流轉也有一萬多,加上種植芭蕉,一年四五萬收入是有的。而且現在萬峰湖現在環境變好了,美麗的景色讓人感覺很舒服?!?/p>
除萬峰湖之外,同作為興義市水源重點整治項目之一的馬別河,曾經也面臨沿岸水土流失嚴重、企業生產排污突出等問題,水體水質也一度面臨嚴峻挑戰。
如今,在河湖長制的嚴格落地下,馬別河及沿岸環境已經逐漸恢復良好。在馬別河豐都段,街道河長每周都會到轄區內的河流開展巡河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持續推進“一案一査一整改”。
興義市豐都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何元明在巡河過程中向記者介紹道:“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豐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轄區、各村社區河長辦各成員單位,每周開展1次巡河工作,向河內傾倒垃圾、排污水、搭違建等情況明顯減少?!?/p>
截至目前,全市各級河湖長發現的問題均得到有效整改,共治理河流沿岸水土流失74.59平方公里,沿河湖流域實施退耕還林34.44萬畝,查處馬別河河道非法采砂1146立方米。
如今的馬別河,水質變好了,環境變美了,游客也增多了。在馬別河畔,許多游客正赤腳在河中嬉戲,一派休閑景象。游客殷守輝高興地說道:“我們小時候來,水質和周邊的環境都很差,隔了幾年沒來,發現環境比以前好多了,看到水清澈見底,感覺游玩下來整個人都神清氣爽?!?/p>
為確保水質長治久清,興義市在做好水源整治的同時,也不斷加大污水處理投入。截至目前,按照“分類施策、分段截流、急緩分期”的原則,對全市城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行高標準規劃,共建設了26座城區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城區、產業園區、所有鄉鎮行政中心區域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目前,我們興義市建成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已全部投入運行,配套管網共計547公里,日均處理量達到12.76萬噸,服務了我們興義市城區10個街道辦和17個鄉鎮,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排放至各污水處理廠就近的河流,有效改善了河流環境?!辟F州興義陽光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污水運維管理部副部長陳龍堅介紹道。
近年來,興義市在河湖長制工作中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積極探索出了“建、聯、治、控、管”的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河湖長制”一整套管理體系,包含領導機構、工作機制、考核機制等,在管理工作中采取省級、州級、縣級、鄉級、村級之間聯動管理機制,在治理過程中各級、各部門和鄉鎮村之間實施綜合治理,在污染源防控上嚴控農業、工業、垃圾、污水、畜禽五大污染源,建立健全了河流管理長效機制。
為了鞏固和提升現階段河湖長制工作取得的成效,在硬件設施方面,興義市建設和完善環境保護各項基礎設施,在治理過程中實施綜合治理,用好治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共同打好水環境保衛戰。
談及近年來河長制所取得工作成果,興義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穆富國說道:“涉及馬別河、黃泥河、萬峰湖等重點河流,都由雙組長變成了三組長。在水質監測上,興義市大小河流的水質監測站點基本做到全覆蓋。全市的11個垃圾壓縮轉運站也實現了全覆蓋。對南盤江的治理上,落實了干支同治、左右岸同治、上下游同治的治理方法,效果非常明顯,水質達到Ⅱ類水質?!?/p>
據悉,興義市共有97條河流和16座水庫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目前,全市共有市級總河長2名、副總河長3名、市級河長32名,鄉鎮級總河長52名、鄉鎮級河長160名,村級河長294名,構建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的河湖長體系。自去年以來,興義市河湖長制工作先后獲得水利部與國務院的表彰。
對于持續打好污水防治攻堅戰,繼續貫徹落實河湖長制,興義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穆富國介紹道:“對于下一步工作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一是在2021年全面完成河湖劃界工作,二是強化河長盡責履職,三是持續推動鄉鎮互派副河長工作,四是強化公檢法及其他部門的聯合執法,爭取讓興義市的河長制工作在明年更上一個臺階?!?/p>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